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明確了文化建設方面的“十四個強調”,其中之一是強調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能促進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內容,我們要深刻領會把握、深入貫徹落實。
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
人類創造的文明成果包括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之間的關系,是人類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大問題。馬克思從唯物史觀的高度指出,在不同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人們生產不同的思想和文化,思想文化建設決定于經濟基礎,同時又對經濟基礎發生反作用。這對我們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我們黨始終注重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堅持一手抓物質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促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繁榮發展。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圍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以辯證的、全面的、平衡的觀點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把精神文明建設貫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全過程、滲透社會生活各方面”。這為我們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指明了方向。
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需要二者共同發展。文明是一個整體,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體兩面、缺一不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的發展過程,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在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上都要交出優異答卷。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需要二者相互促進。物質文明發展為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物質條件和實踐經驗,精神文明建設為物質文明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為物質文明沿著正確方向發展提供有力思想保證。同時,物質文明發展和精神文明發展相互提出更高要求,促進雙方共同發展。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需要二者動態平衡。當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精神文明的重要性就更加凸顯,需要發揮更大作用。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文化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點,作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因素,作為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的重要力量源泉,不斷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全國各族人民不斷前進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豐潤道德滋養、良好文化條件。
當前,我們已經踏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新征程。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物質富足、精神富有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要求。只有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搞好,國家物質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強,全國各族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才能順利向前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才能既有物質財富極大豐富,也有精神財富極大豐富。
以“兩個文明”相協調促進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新時代以來,我們黨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區域協調發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同富裕“是人民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明確要求“促進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實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將得到更好滿足,精神世界將更加豐富,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將不斷提高,文化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
推動“兩個文明”相協調為促進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沒有以高質量發展為基礎的物質文明建設,促進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無從談起;沒有以中華文化繁榮興盛為主要特點的精神文明建設,促進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是無源之水。新時代以來,黨領導人民書寫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新篇章,為中國式現代化創造了更為堅實的物質基礎。同時,確立和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廣泛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文化事業日益繁榮,意識形態領域形勢發生全局性、根本性轉變,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不斷增強。正是堅持兩手抓、兩手硬,促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顯增強、精神面貌更加奮發昂揚,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更為主動的精神力量。
同時也要看到,共同富裕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不是所有人都同時富裕,也不是所有地區同時達到一個富裕水準。不同人群不僅實現富裕的程度有高有低,時間上也會有先有后,不同地區富裕程度還會存在一定差異。同樣,促進全體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一個動態發展、持續提升的過程,不可能齊頭并進。要不斷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發展公共文化事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形成人人參與的發展環境,不斷提升人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特別是要不斷推進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一體建設,推動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
以“兩個文明”相協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價值取向。馬克思主義科學揭示了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的必然趨勢,堅信未來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在馬克思主義看來,物質文明發展與精神文明發展應該是相互統一的,人的現代化與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相互統一的,兩者相輔相成。
早在浙江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指出:“要認清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最終目的是什么,GDP、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標,但都不是最終目的,其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包括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等等”“文化即‘人化’,文化事業即養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業。人,本質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動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單向度’的人”。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的最終目標是實現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F代化道路最終能否走得通、行得穩,關鍵要看是否堅持以人民為中心?,F代化不僅要看紙面上的指標數據,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我們要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更好推動人的全面發展、社會全面進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為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中國式現代化不僅追求物的全面豐富,更追求人的全面發展。與西方現代化以資本為中心、見物不見人不同,中國式現代化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突出現代化方向的人民性,不斷實現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見物更見人,在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促進共同富裕與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高度統一的。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讓人民共享“兩個文明”協調發展的成果,才能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我們既要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不斷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厚植物質基礎、夯實物質條件,又要鍥而不舍、一以貫之抓好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要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和“四史”宣傳教育,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力弘揚革命文化,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版權聲明:呼倫貝爾擔保網為開放性信息平臺,為非營利性站點,所有信息及資源均是網上搜集或作交流學習之用,任何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均不得使用,否則產生一切后果將由您自己承擔!本站僅提供一個參考學習的環境,將不對任何信息負法律責任。除部分原創作品外,本站不享有版權,如果您發現有部分信息侵害了您的版權,請速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48小時內刪除。 |
蒙公網安備 15070202000375號